8月19日10时30分,泸州迎来超20年一遇标准洪水过境,长江泸州站水位242.63米,流量520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3.13米,超保证水位1.63米,全市5个区县33个乡镇(街道)30余万人受到威胁。截至20日8时,长江水位已消退至警戒水位以下。
泸州市根据水情、汛情及发展趋势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17日23时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18日10时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11时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16时果断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ⅰ级。在应对本次长江洪峰过境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保持战时状态,闻“汛”而动,迅速出击,成功实现工程“零”损毁、人员“零”伤亡的“双零”战绩,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做好科学调度
18日10时,泸州市防汛救援办收到长江上游水文局宜宾分局通报,长江洪峰过境,预计洪峰水位242.32米,比18日8时水位上涨3.27米。市防汛救援指挥部副指挥长、市防汛救援办主任、市水务局局长喻斌庚即按程序向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林兴及相关市领导报告,刘强、杨林兴要求按《泸州市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对洪峰工作。市委常委张文军、副市长熊启权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熊启权到市防汛救援指挥部坐镇指挥,组织有关部门会商研判后,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并要求做好随时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各项准备工作。
8月18日15时,全市召开防汛减灾工作紧急会议
18日16时市委书记刘强深入基层一线督导防汛减灾工作
18日15时,泸州市防汛抗旱与救援专项工作指挥部召开全市防汛减灾工作紧急会,刘强作重要讲话,安排部署应对长江、沱江洪峰过境工作。会后,刘强、杨林兴等市领导立即到市应急委指挥中心指挥抗洪抢险。根据水位上张趋势,16时,泸州市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随即,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何绍明主持召开全市公安机关防汛救灾紧急视频调度会;18日24时,杨林兴对沿江5个区县(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防汛工作再次进行视频调度;19日凌晨,常务副市长封安带队视察沿江防汛减灾工作。19日9时,刘强、杨林兴、封安、何绍明、熊启权等市领导听取受灾区县防汛救援工作汇报。
18日17时,市委书记刘强主持召开受灾区县防汛调度会
18日23时,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林兴根据汛情变化再次召开受灾区县防汛调度会
主动避险安置群众
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明确市领导及市级部门、区县防洪责任分工,7名市领导、61个市级部门包保负责7个河段、18个片区的防汛救灾工作。严格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按照20年一遇洪水标准范围,划定淹没区10.62平方公里,及时组织淹没区范围群众5.7万人完成转移。在主城区紧急开辟14个临时应急安置点,在泸县、合江县各开辟4个临时应急安置点,保证转移群众能够迅速及时得到妥善安置。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洪救灾人员10万余人,“清场”车库(停车场所)、地下仓库等1320余处,转移车辆、冰箱、彩电、空调等大件物品3万余件。
帮助群众紧急转移财产
城管局同志帮助老人紧急撤离
全面开展排危除险
沿江区县、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堤防工程管理单位迅速安排人员对沿江滨江路、沿江低洼地带、停车场、码头、在建涉水工程、学校、医院、隐患点等重点部门进行专项排查,对进水区域的楼栋、小院、村社进行昼夜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并处置到位。对危化品进行严格管控,受洪峰影响的5家临江危化企业全部停工停产,危化品、危险废弃物
和生产设施设备全部安全转移。落实专人观测河道可疑大型漂浮物,及时打捞排险,有效处置了胡市污水处理厂被洪水淹没后4个污水处理罐漂浮移位等重大险情。
全力加强现场管控
严格落实涉险区域、涉险路段现场管控措施,长江、沱江沿线涉险的33个乡镇(街道)累计出动2800名现场巡逻警戒和劝导人员,在重点涉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对长江沱江沿线的居民进行安全宣传和避让劝导。及时进行交通管制,全面封闭沿江涉险道路,在应急广播电台频道进行“全时刻”交通管制提醒;严格落实水上各类船只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清空”江面所有船只,对水上船只实施停航封渡和强化锚定处理。
19日凌晨5时,市防汛救援指挥部副指挥长、市水务局局长喻斌到江边查看现场管控情况
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强化交通应急准备。截至目前,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目前已落实应急车辆35辆,船舶25艘,协调1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储备应急客车100辆,应急货车32辆,公交车10辆,出租车30台,同时16家港口企业均严阵以待;通过工作qq和微信发送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路况信息1436条;电话抽查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夜间应急值班值守情况244次,启动iv级应急响应2次,i级应急响应1次。
强化救援力量准备。统筹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准备,落实人员、物资、设备、方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第一时间处置到位。相关部门按职责做好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供气等保障,避免断水断电,引发新的安全事故。启动军地协调机制,泸州军分区、31678部队、武警泸州支队做好支援准备;启动社会救援联动机制,市游泳协会、市红十字山地救援队等随时待命。截止目前,共计投入6540余人次基层应急救援力量。
志愿者全力做好现场管控
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市减灾委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清点帐篷450顶、棉被9855床、棉大衣4950件、棉衣裤3000套、单衣裤3000套、折叠床2445张、睡袋2940个、照明设备3套、短袖2200件、凉被3140床、防寒衣1960件;启动应急物资社会储备调用机制,紧急联系汇通、重百、步步高、永辉等大型超市,做好随时提供方便食品、矿泉水等救灾应急食品准备。市防汛救援办清点救生衣2254件、救生圈700个、橡皮舟18艘、冲锋舟6艘、救援快艇3艘、全方位泛光灯30台套、15kw汽油发动机3台、编织袋79000条、麻袋1300条、膨胀袋400条、铁丝笼3.25吨、土工膜3000平米、土工布400平米,随时做好增援受灾区县准备。
攻坚克难恢复秩序
牢牢把握洪水退去的有利时机,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清淤作业,做到水退人进,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打好清淤攻坚战。针对洪水淹没区域尤其是居民小区,结合清淤工作同步开展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和防疫消杀工作。稳妥有序做好转移群众返家工作,加强对被淹房屋的安全检测,做到鉴定安全后方能回迁群众,确保有住处、有饭吃、有水喝、有病能及时就医。加强堤防巡查防守,加密重点堤段、重点部位、险工险段巡查频次,做好房屋、道路,以及堤、库、堰、塘等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工作,严防退水期河堤溃决、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发生。(稿件来源:泸州市水务局)